近年來,安徽省桐城市雙港鎮黨委、政府以鄉村振興戰略統攬“三農”工作全局,圍繞建設“五個雙港”的發展目標,通過振興鄉村產業,打造特色小鎮,建設活力雙港。按照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

因地制宜示范推廣
依托生態優勢,因地制宜,發揮現代漁業技術創新和模式引領作用,實施技術模式、主體培育、人才培養同步推進發展戰略,推廣“稻漁”綠色高效綜合種養模式。結合農村“三變”,科學制定稻漁產業三年發展規劃,積極探索資源資產盤活、土地經營、鄉村旅游等增收途徑,促進農民增收,集體增效。截至今年7月,已帶動全鎮萬畝稻漁綜合種養,其中鴨子村、練潭村、高賽圩等6個500畝連片示范基地,實現稻魚、稻蟹、稻蝦、稻鱉、稻鰍、蓮蝦等多品種綜合養殖。鎮水產站、鴨子村、鄭圩村通過招商引資,吸納江蘇、遼寧、江西等地養殖大戶前來投資稻蟹、稻鰍等綜合種養產業。預期到2020年,全鎮實現千畝示范片6個,創建省級示范片4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
積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示范推廣一批技術成熟、規?;?、標準化、品牌化的典型模式,以及三產融合發展的經營模式。以點帶面,在練潭圩、高賽圩、白果圩發展現代休閑漁業和鄉村旅游,已帶動高賽圩旅游度假村、學堂之春、福華村生態休閑農莊等6家休閑漁業基地同步發展,年接待20萬人次以上;支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商標注冊,鼓勵經營主體、行業協會等參與稻漁區域性品牌建設,利用雙港境內土壤和地下水富含鋅的特點,打造富鋅富硒水產品和富鋅富硒有機米、有機蔬菜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影響力較大的知名稻漁品牌,推薦企業參加省農交會、漁業博覽會、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大賽、稻漁優質米評選等活動;引導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稻漁產品電商新型營銷模式,支持建設各類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
技術落地產業興旺
依托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多次組織種養大戶,到潛江和安徽多家部級稻漁綜合種養基地觀摩和學習,憑借豐富的經驗借鑒和技術落地應用,成功實現產業發展規??焖僭鲩L,穩糧增收效果顯著,三產融合發展勢頭強勁,典型模式不斷涌現,社會影響不斷擴大。鑫和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被農業部授予“部級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場”,唐合圩稻蝦綜合種養基地在第12屆中國蝦稻產業發展論壇上被授予“小龍蝦健康養殖示范基地”稱號,桐城市金谷源家庭農場鱉稻米通過有機認證,經檢測富鋅富硒,已注冊商標擬批量銷售,2019年獲得第三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科技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智慧漁業博覽會綠色發展突出貢獻獎。
截至2019年7月,全鎮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累計投資3500萬元,增收400萬元。稻蝦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0多戶、480余人實現增收,各村和養殖基地采取“村黨總支+村委會+養殖基地扶貧工作站”的形式,通過水產技術人員培訓,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經營和入股,帶動稻漁綜合種養核心示范區貧困戶人均年增收800元、輻射區人均增收400元;通過村級集體水面和資金入股,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50萬元。
“穩糧增收”是稻漁綜合種養的生命力所在,“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是確保稻漁綜合種養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原則。雙港鎮黨委、政府將持續強化規劃引領,加強政策和技術支持,為稻漁綜合種養產業提供充沛發展動能,不斷拓寬發展空間,提升發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