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重慶市通信管理局了解到,作為重慶市扶貧集團成員單位,重慶市通管局長期以來組織全市信息通信行業對城口縣雞鳴鄉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在雞鳴鄉建設基站42個,使雞鳴鄉移動網絡覆蓋率達到98%以上,實現所有行政村通光纖寬帶。通過電商平臺,全國各地的消費者也能買到雞鳴鄉的農副土特產。
“山貨”走向城市
因海拔較高、采用傳統種養殖技術等原因,雞鳴鄉的茶葉、臘肉、香菇等傳統農副土特產品生態綠色、口感好。
過去這里由于交通不便、電子商務不發達、缺少致富帶頭人等原因,雞鳴鄉的農副土特產品難以流向城市餐桌。
據了解,雞鳴鄉當地政府和駐鄉工作隊深入村社,摸清全鄉農副土特產品產銷現狀,讓4家本地企業作為“以購代扶”活動的供貨商,與鄉里5個集體經濟組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集中收購、加工、包裝,定向向扶貧成員單位銷售農副土特產品。
同時,重慶市通管局聚焦消費扶貧,創新開展“以購代扶”。搭建供需平臺,鼓勵困難村民通過自主生產提高收入,同時積極宣傳,組織行業以購代扶采購雞鳴鄉扶貧產品138萬余元,提高村民發展農副產品積極性。
除了創新開展“以購代扶”,雞鳴鄉還通過電商平臺,搭建起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紐帶,雞鳴鄉的蜂蜜、臘肉、香菇、藥材等,通過網絡賣到了重慶主城及全國各地,有效擴大了雞鳴鄉農副土特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范圍。
網絡覆蓋率達98%,所有行政村通光纖寬帶
想要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打通雞鳴鄉的通信“要塞”,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至關重要。
在金巖村云木香基地,重慶移動城口分公司綜合部黨員、扶貧干部伍小偉深入了解當地網絡覆蓋情況,推動完成新建窄帶物聯網基站7個,基本實現所有村道無縫覆蓋。
在雞鳴鄉祝樂村、燈梁村,食用菌產業帶動村民增收。去年的公開報道數據顯示,雞鳴鄉共有40余戶農戶申請發展食用菌產業,新開工的食用菌菌袋加工廠可帶動20余戶貧困戶實現就業,每戶年均增收2萬元。
據重慶市通管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市通管局已協調重慶電信、移動、聯通三家運營商和鐵塔公司投入700余萬元,在雞鳴鄉建設基站42個,使雞鳴鄉移動網絡覆蓋率達到98%以上,實現所有行政村通光纖寬帶。
此外,在無線網絡覆蓋上,協調重慶電信公司為雞鳴鄉投資50余萬元建成WiFi熱點。雞鳴鄉的基站數量和網絡質量相比其他鄉鎮都具有很大優勢,網絡覆蓋已經走在全市前列。
重慶市通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對城口縣雞鳴鄉的幫扶中,重慶市通信管理局堅持“五個聚焦”,深入深度貧困鄉鎮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一是聚焦網絡扶貧,推動貧困地區信息化發展;二是聚焦精準,圍繞大數據施策脫真貧;三是聚焦加強農村網絡日常維護,保障用戶正常使用;四是聚焦扶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五是聚焦消費扶貧,創新開展“以購代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