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豬場,位于湖南某市農村,現存欄母豬約400余頭。豬場周圍是農戶農田,無好的天然屏障,該豬場沒做物理屏障隔離。由于周邊環境疫情影響,外來媒介會把病原微生物引入豬場,如藍耳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其中也可能包括來勢兇猛的非洲豬瘟病毒,這勢必會增大該豬場患病風險。據研究表明像非洲豬瘟等一些病原微生物傳染性和傳播效率低,要借助媒介傳播,因此完善的外圍生物安全措施能阻擋病原微生物進入豬場,因此該豬場需要在原有豬場硬件基礎完善生物安全體系,以逐級隔離外部病原微生物進入,降低豬場受疫情的威脅。
二、方案設計
根據生物安全評分法評估,場址選擇為生物安全體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該豬場場址已經固定,豬場周邊無好的屏障,因此我們需從人、豬、物以及車流動方面精細管理,建立圍欄、洗消烘中心,理順流動方向來完善該豬場外圍生物安全體系。具體設備、操作等具體規劃明細要參照工程圖紙,現將草圖設計簡述如下。

1、在草圖A點建立洗消烘中心、物品消毒通道、人員洗澡通道以及值班室。
2、建立圍欄,劃分生產區、生產生活區、行政辦公區;分凈區、臟區、緩沖區。
3、車輛按草圖所示箭頭方向行駛,分凈道、臟道。
4、根據本豬場建立的生物安全體系,同時完善相應管理章程,按照章程執行管理。
三、分析
1、該豬場雖然完善了外圍生物安全,但豬場周邊有農戶,所劃分的凈道與農戶共用。隔離不徹底,臟凈道劃分不清楚,存在安全隱患,建議后面建立豬場自己獨立的道路。
2、生物安全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在完善外圍生物安全的基礎還需進一步完善豬場內部生物安全體系,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豬場內部生產管理,最終人為干預加豬只自身抵抗力共同防御外來病原微生物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