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產業是我國畜牧業中傳統產業之一,養殖歷史悠久。自改革開放以來,家禽飼養方式由80年代的庭院式散養和農民專業戶飼養,到90年代的工廠化規模飼養,直到現在公司化、集團化超大規模養殖,縱觀家禽產業40多年的發展歷史,除飼養規模不斷擴大、飼養管理技術和養殖設施工藝不斷創新外,在生產管理中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從某種意義來講,這是一個由人工化逐漸演變為機械化、自動化的過程,是逐步解放勞力、提質增效的過程,原來人工飼養管理如喂料給水、清糞、撿蛋、消毒、通風等,現在都被自動化機械設備所代替。
就目前養殖現狀來看,家禽養殖呈現以大型公司化、集團化、龍頭化為養殖主體,養殖規模無限擴大。據有關報道:正大集團以單體300萬只為樣本,計劃在國內建立多個養殖基地,目標8000萬只;德青源以金雞扶貧項目為依托,要在全國37個縣養蛋雞5000萬只;溫氏集團蛋雞產業預期規模為2000萬只;圣迪樂村目標瞄準3000萬只??梢哉f,資金雄厚的一些大型家禽企業總體養殖規模龐大,而巨以單棟舍為單位的飼養量也很大,如山東某養殖公司一棟跨度、長度、高度分別為12.5m、105m、4.7m的蛋雞舍,籠具為H型立體籠5列、5層,飼養量7萬余只。如此大的單舍飼養量更需要自動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智能化是指由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匯集而成的針對某一個方面的應用。
“智能”具備以下特點:一是具有感知能力,能夠感知外部世界并獲取外界信息;二是具有記憶和思維能力,能夠存儲外界信息及由思維產生的知識,同時能夠利用已有知識對信息進行分析、計算、比較、判斷和決策;三是具有行為決策能力,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形成決策并傳達相應的信息。具有上述特點的系統則為智能化系統。目前,家禽行業生產管理中自動化程度較高,智能化是自動化的升級和延伸。個人認為,在現代化生產管理中以“智能化”逐步代替“人工管理”,不僅要代替人的雙手、雙腳和部分五官如眼睛(可觀察雞群行為、飲食情況以及照明、設備運行、舍內衛生等情況)、耳朵(可辨聽雞群發出的各種聲音)、鼻子(可辨別舍內氣味),而巨要取代人的大腦思維、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智能化”的實現要依靠感知技術、物聯網、機器人技術、通訊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并深入融合家禽養殖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經驗。未來的家禽養殖,可在飼養管理的哪些方面實現“智能化”呢?
01
禽舍環境的智能化控制
舍內環境的優化控制,是規?;?、密閉式家禽養殖中飼養管理的關鍵環節。環境智能化控制是利用感知技術,自動采集環境溫度、濕度實時數據和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粉塵濃度等指標數據,各路數據通過無線網絡傳輸至遠程監控終端存儲。經專業化智能軟件分析,形成調控決策,若某一數據超出設置的閾值范圍,則自動報警,并啟動舍內相應的環控設備如風機、濕簾、通風窗等,合理調控環境,保持家禽生產適宜的環境質量。
02
家禽行為、生理信息的智能化監控
家禽日常行為、動態表現各種各樣,正常情況下也會出現個體的病、弱、殘或死亡,而在危害嚴重的疫病爆發前個別禽只提前染病,表現為飲食下降、精神萎靡、發燒嗜睡、不愿活動、咳嗽或喘鳴等,及時發現這種“預警雞”尤為重要,可第一時間發布疫情預警。利用視頻圖像識別技術,對群體動態和死亡靜態進行實時監視;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個體進行體溫監測;利用語音識別技術,對家禽表現的呼吸道異常聲音進行監聽。通過對這些行為動態和生理信息的綜合分析,研判整個群體的健康狀態,防患未然。
03
移動機器人的智能化巡檢
移動機器人的應用是信息技術在家禽養殖中的重大創新應用,這是目前業內一項研究熱點。機器人或可具有自主移動、自動避障、智能升降等性能,同時搭載上述的環境檢測系統、行為監視系統、體溫監測系統和聲音監聽系統等,機器人替代人工的日常巡檢,在全舍范圍進行智能化巡檢,既可在一定高度上水平檢測,也可在某個重要點位上垂直檢測,實現舍內全方位精準檢測。
04
疾病的智能化診斷
禽病的預防和診療是飼養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及時準確的診斷是有效治療、降低損失的關鍵。智能化診斷是根據所發疾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必要的實驗室化驗結果等病情信息,做出的智能化分析和診斷。目前應用較多的智能化診斷方式有禽病自助診斷系統,或借助網絡視頻實現的遠程專家診斷系統等。
05
光照的智能化控制
光照對家禽的體成長、性成熟、產蛋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家禽不同發育階段、不同產蛋時期的光照需求,合理地控制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尤其在全密閉、多層立體養殖的雞舍,更要合理控制雞籠不同位置的燈光均勻度。光照的智能化控制是利用光照傳感系統、智能化控制系統及燈光設備等,自動監測光照時間、光照強度、光照波長和光照均勻度等,進行合理控制,科學補光,并在突然斷電、系統故障情況下系統自動報警。
06
蛋品的智能化檢測與分級
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對雞蛋的重量及其品質進行智能化檢測,自動清洗后的分級、打碼、包裝出售或進一步加工,讓消費者了解每一枚禽蛋的商標、品質級別、生產日期等信息,為市場提供優品雞蛋和質量安全可追溯的生產信息。
07
生產大數據的智能化分析
家禽存欄的基本信息、日常管理信息,包括采食量、飲水量、產蛋量、光照、防疫以及環境溫度、濕度、空氣質量、通風質量等數據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至云端服務器生產管理監控平臺,實現生產大數據的數字化、網絡化存儲管理,并在專業化系統支撐下智能化分析,實時監測家禽生長動態、生產數據等。同時,從生產大數據的角度綜合分析,監測家禽的健康狀態??傊?,“智能化”貫穿于家禽飼養管理的各個層面,不僅僅局限于上述這幾個方面。當然,實現智能化養殖還應具備一些基礎條件,如雞舍設計和建造的標準化、設備設施的自動化、飼養管理技術的標準化、糞污處理的規范化,以及相關的硬件、軟件系統和網絡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