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間,肉雞養殖龍頭——圣農發展發布了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8.06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4.74億元,單羽肉雞凈利潤超過3元。
同日晚間,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也發布了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約為209.88億元,同比增長1413.28%。同時,公司在前三季度共銷售生豬1188.1萬頭,其中商品豬666.9萬頭、仔豬467.8萬頭、種豬53.4萬頭。
簡單粗略計算得知,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賣出一頭豬,預計盈利約1767元。對比可見,圣農發展要賣出約588.8只單羽肉雞,才能抵得上牧原股份賣出一頭豬的凈利潤。
從上述現象即可看出,今年的養豬行業與養雞行業可謂“冰火兩重天”。
圣農發展介紹,目前我國的雞肉價格已處于近10年來的較低水平,同行業眾多企業已步入虧損階段。公司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白羽肉雞食品加工企業,能夠繼續跑贏行業,主要憑借成本持續下降、規模效應顯著,產品溢價愈發顯著。
溫氏股份也在三季報預告中提及,受活禽市場供給過剩、新冠肺炎疫情及餐飲消費恢復低于預期等因素的影響,活禽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自7月份以來,受消費需求回暖的影響,活禽價格止跌回升,但尚未達到上年同期水平。報告期內,公司毛雞、毛鴨售價同比分別下降22.96%、31.47%,養禽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出現較大虧損。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溫氏股份雖然受到養禽業務虧損影響,但是借助今年的豬價上行行情,總體業績仍實現了上漲。10月9日,溫氏股份發布三季報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凈利潤81億元至84億元,同比上漲33.11%至38.04%。
溫氏股份稱,報告期內,受全國豬肉市場供給偏緊的影響,生豬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公司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706.52萬頭,毛豬銷售均價34.68元/公斤,同比上漲126.52%,公司肉豬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上升。
廣發證券研報認為,在高豬價持續、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背景下,具有快速成長性和成本優勢的養殖企業,在未來1至2年內有望實現市占率和利潤的雙重提升。
難怪,連雙匯發展都斥巨資去養豬了!10月19日晚,雙匯發展公告稱,擬合計投資14億元,對外投資建設生豬養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