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牧民轉場的隊伍已經陸續抵達春牧場了,那里的情況現在怎么樣了呢?
轉場隊伍陸續抵達目的地
總臺記者 信任: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部分牧民已經陸續抵達本次轉場的終點——春季牧場。為什么大家要不辭辛勞地來到這里?因為這個時間的冬牧場依然被冰雪覆蓋,溫度也很低,而且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大風多發季。與之相反,春季牧場可以說是春風拂面。相比轉場路上的刺骨的寒風,這里可以說是非常溫暖舒適了。這里的海拔要比冬牧場低1000多米,氣溫也能高出十幾度?,F在這里已經冰雪消融,小草萌芽了,遠遠的望去有一些山坡上也已經開始泛綠。這樣的環境和溫度特別適合羊媽媽們生產,而且新長出來的小草也是羊兒們最喜愛的美味。在這樣一個廣闊的天地之下,羊媽媽帶著羊寶寶可以無憂無慮的享受春季的陽光。

這么大的地方 牧民如何放羊?
我們說老馬識途,其實羊也識途。一般早上牧民把羊撒出去就不用管它了。擺脫了主人的束縛,羊兒們在草原上是真的是放羊了。如果它們特別頑皮,跑得特別遠,牧民可能會騎馬或者摩托車把它們往回趕一趕。到了傍晚的時候,大部分的羊群都會在領頭羊的帶領下乖乖回家。
對于農民來說,秋季是豐收的時節。對于這里養羊的牧民來說,春季是他們收獲的時節。因為在這一次轉場的羊群當中,95%以上都是臨產的羊媽媽。這個時間段的牧民也非常辛苦,他們要晝夜守在羊媽媽身邊來確保母子平安。還有一些頭胎的新手羊媽媽可能不會給小羊喂奶,這個時候牧民也要幫助小羊吃到媽媽的第一口初乳。小羊從出生開始每年都要接種很多疫苗,像一些防治包蟲病、口蹄疫的疫苗等等,這個時間也是當地工作人員開展春季接種工作的時期。他們目前正在給一些羊接種疫苗。
今年工作人員還帶來了一項新技術,就是給羊耳朵后面植入一個芯片,這個芯片通過掃描之后就可以了解到羊的信息。它的戶籍在哪,吃過什么樣的草,在什么時候接種了什么疫苗,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顯示出來。去年開始,新疆就已經實現了無紙化防疫,做到了精準到每一戶。今年的目標是要精準到每一匹馬、每一頭牛、每一只羊,直到它們端上餐桌的時候,它的一生的信息都可以追溯到。
牧民和羊群要在春季牧場停留兩個月的時間,然后再繼續向夏牧場轉場。等秋天再回來的時候,這一片草又重新長起來了。與春季不同,秋季長出來的草有草籽,營養豐富,利于羊長膘。他們要在這里吃飽吃好,然后再繼續轉向冬牧場。這里的牧民開玩笑說,他們的羊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是有機羊,相信有了電子身份信息的附加值,這里牧民未來的收益會越來越好。
探訪家庭牧場 牧業生產轉型升級
如今在當地,除了傳統的轉場方式,還有人選擇不轉場,牧業生產轉為定居圈養。

總臺記者 劉菲:我現在來到了一個家庭牧場。為什么說是家庭牧場?因為在我身后的這些羊和牛,它們全部過上了圈養定居的生活。我身后的這個羊圈里的羊全部都是羊媽媽,他們馬上也都進入到待產的狀態,所以這里更像是一個小羊的產房。小羊在這里享受的都是保姆級的待遇,定期還會給它們做體檢。
畜牧站的工作人員正在給懷了孕的母羊做體檢,使用的設備是一個B超儀,其實和孕媽媽使用的B超儀原理差不多。

這個棚圈里的牛和羊已經過上了從游牧到定居的生活方式。在這樣一個大的家庭牧場里,還有很多其他的牲畜,數量達到3000多頭(只)。這里還有駱駝的棚圈,總共飼養了400峰駱駝。駱駝是兩年產一羔,所以現在這個時間也是駱駝休養的階段。在家庭牧場里面,駱駝的經濟效益逐漸顯現,成為支柱產業。一峰小駱駝的售價大概是1萬塊錢,而大駱駝能夠賣到6至7萬元。除了自身的經濟效益高,一峰駱駝每天會產三公斤奶,而一公斤奶的收購價格大概是35塊錢,因此經濟效益也在不斷增加。除了圈養的區域,這里還有一個牧場。每天,牛、羊、駱駝、馬等吃飽喝足以后,還會到牧場遛彎散步。
5年前開始,當地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就是鼓勵牧民成立合作社。當地也希望通過這種精細化的管理和高效的生產方式,實現質量和效益的倍增。我們試想一下,再過5到10年時間,轉場的牛羊也走上這種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的綠色有機發展思路,合作社則將重點放到特色牲畜培育改良,這些方式或將推動新疆畜牧業駛入快車道。
新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有了這些新變化
這兩天我們不僅看到了牧民轉場路上的艱辛,也看到了從游牧、代牧、圈養,到家庭農場,再到合作社,牧民的生活生產發生的新變化。接下來我們進一步了解新疆未來畜牧業發展的新趨勢。

這兩年,依托“企業+養殖基地+專業合作社+養殖戶”的方式,新疆阿勒泰地區福??h,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養駝縣。全縣12萬峰駱駝,每年產值6億多元。這其中,牧民只需要養好駱駝,奶源收集、儲存等其它環節,均由覆蓋全縣各鄉鎮的60多個養殖合作社和奶企對接完成。
福??h闊克阿尕什鄉阿克烏提克勒村養殖戶 里扎別克:我的駱駝總共150峰,今年擠奶子駱駝25個,一天擠奶賣奶40公斤。40公斤1200塊錢,一年賣奶平均60萬。我不擔心駝奶賣不出去,(跟)公司那邊簽的合同都有,3年寫的合同有,價格也掉不了。
與福??h的駱駝分散化養殖不同,地處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以肉奶產品為主的大型西門塔爾牛養殖基地里,則處處體現著“集約化”帶來的好處。近萬頭牛集中進行防疫工作、集中采奶、集中飼養,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在這家養牛企業,0到4個月的小牛被集中養殖并得到特殊照料,既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存活率。
察布查爾縣西門塔爾牛養殖基地 張偉:這個機子就跟它媽媽的乳頭一樣,每個小牛每個欄子都有6到7個小牛。然后我們這固定的有7個奶頭,每到吃奶的時候它們都是統一集中開始吃。這個上面還有顯示器,上面有專門溫度的設定以及奶量的控制,每天都是定時定量定溫,恒溫飼喂。
截至2020年底,新疆(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牲畜存欄5075萬頭(只),出欄4279萬頭(只),分別較“十三五”初期的2016年,增長了10%和12%,全區畜牧業產值達1038億元。
新疆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高寧:大力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支持龍頭企業構建全產業鏈,支持發展家庭牧場、畜牧專業合作社,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養殖戶”“合作社+養殖大戶帶貧困戶+市場”等多種新型經營模式。一方面能夠帶動農牧民進入市場、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為我們發展集約化、規?;?、標準化的現代畜牧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