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出欄9.55萬頭再到2020年出欄955.97萬頭,12年的時間里,正邦的生豬出欄數據翻了100倍,增長率高達9900%!
“正邦速度”的背后,既有基于當前市場的看好,更有成為養豬業“華為”的野心。
2007年,正邦收購江西省原種豬場,正式進軍養豬行業。
截至目前,它已在全國23個省設立了近160家子公司,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在它最新披露的2020年年報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去年投資500億同12個省簽訂了29個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規劃新增產能超2200萬頭。
其中,已有15個項目開工或在建。
湖南新增產能超500萬頭,山東新增產能400萬頭,四川新增產能500萬頭,遼寧新增產能200萬頭,云南新增產能110萬頭,廣西新增產能130萬頭。
圈地砸錢建場,這幾年在畜牧行業并不少見,同為豬企巨頭,牧原也是一枚建場“小能手”。據其披露的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牧原固定資產較期初增加210.27%,在建工程較期初增加72.52%。
但,正邦與牧原不同。正邦更多是在發力布局自己的種豬繁育事業,光去年一年,它就成立了19家種豬繁育育種公司,是過去11年集團所有育種公司數量的總和。
正邦試圖打造“正邦芯”
如果說,華為耗巨資研發芯片,多少有受美國2020年5月宣布芯片制造斷供到2023年的逼迫影響的話,那么正邦2019年啟動全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引種工程——“萬頭國外種豬引種計劃”,更像是一種超前的市場行為。
2020年,引進國外優質原種豬6720頭,2021年3月新增引種2400頭……近日,正邦宣布以11100頭優質原種豬的成績超額完成目標。
萬頭引種結束后,將滿足正邦350萬頭種豬群的更新替換需求,基本不再需要向國外引種,仔豬成本預計也會明顯低于非瘟前水平。并計劃3-5年后,正式實現 “正邦芯”。
一面引種,一面淘汰低效母豬
4月28日,正邦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表顯示:
為未來發展輕裝上陣,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正邦領先于行業集中淘汰80萬頭低效母豬,在第二季度還將有5萬頭,共計淘汰母豬85萬頭,估計損失達14億。
養豬業的“華為”, 中國的“PIC”, 才是正邦的野心所在。

為跟上自己的擴張速度,正邦正在大規模招聘
2年內新增3萬名員工,其中1.8萬人為大學生。2020年完成對新晉大學生超1000名分場長的輸出。
2021年春招,正邦擬招聘人數16480人,除豬場一線崗位(招聘5053人),其余崗位一律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部分面向211、985畢業生的崗位,也不限專業,面試成功率較高。
至于薪酬,養殖生產技術崗面向大專學歷,月薪4.5k-5.5k;養殖儲備干部面向本科及以上學歷,月薪5K-10k;管培生面向985本科及以上學歷,月薪9k-15k……
對比前些年,二本院校畢業生也能成為管培生,明顯可以看出,正邦越來越看重高學歷者在員工人才結構中的比重。
正邦計劃,到2023年,員工增長到1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