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兼智能分會秘書長劉強德表示,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畜牧業發展在"雙循環"戰略格局下正面臨新的形勢,需要利用數智技術加速轉型升級,實現由傳統向現代、由粗放到精細、由低效向高效的高質量發展。數智化既是全新機遇,也是全新的挑戰。農牧企業必須快速跟進,盡早布局并有所作為。
劉強德認為,智能化與數字化已經形成穩固的“雙打組合”,共同加速智慧畜牧業的轉型,同時也將共同實現綠色化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
在本次畜博會上,中國畜牧業協會信息分會和智能畜牧分會聯合召開“2021中國畜牧業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專場會議”,積極探索數智化賦能驅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集中簽約和展示了一批成熟的智能化、數字化產品。
毫無疑問,在畜牧產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的過程中,數智化的重要性在快速提升,將成為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數智化究竟給畜牧產業現代化進程帶來了什么?
當下,來自華為、阿里、騰訊、京東等重要外部頭部科技公司已經在為畜牧行業數智化發展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農信互聯、影子科技、小龍潛行、科創信達、深農智能、省飼兒、普立茲等智能畜牧企業也在奮力前行。
對于數智化究竟能給畜牧業現代化帶來什么價值,劉強德認為主要有5個方面。
1、賦能畜牧業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面向現代化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將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領域結合,為新技術新模式深度融合創造了條件,有助于實現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高質量發展。
老基建對農牧業來說是土地、機械和設備,新基建對農牧業來說就是融入了數智化的元素。目前,很多部委和省市都在倡導新基建,農牧企業要抓住新基建的大機遇,積極申報相關項目。
2、賦能畜牧業精細化管理。通過數據實時采集、分析和反控制能力,實現了從面向群體的粗放式管理到面向個體的精細化管理的轉變,這是智能養殖的核心優勢。
3、賦能畜牧業數據集成和決策。在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通過數據的分析、處理,建立算法模型,利用數據進行透明化、科學化的決策。這是智能養殖需要突破,也是未來畜牧業智能化發展的更重要的需求。借助ABCDER(AIot、Blockchain、Cloud、Data、Edge、AR\VR)等技術手段,自動采集整合牧場全流程環節各項數據,從而實現集團中心、基礎數據管理、豬只系譜檔案、豬只生產檔案、精準飼喂、健康監測、繁殖管理、物資管理、自動稱重分群、防疫診療、環境控制、智能提醒、統計與分析、銷售記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記錄等功能,對牧場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監控、運營及事件預警。
4、賦能畜牧業高質量品牌化發展。畜牧產業的數智化發展,畜產品的品牌化是個大機遇,痛點是如何解決消費者的信任危機。第十九屆(2021)畜博會期間,中國畜牧業協會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全面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致力于畜產品優質優價公共服務平臺—中畜洞察號的建設工作,推動構建包括養殖、加工、冷鏈、檢測、認證、追溯和消費等一體化的安全優質畜產品全產業鏈數字化保障體系,打造基于多維、多源、可信數據的畜產品批次動態認證機制并共同制定相關標準規范。提升安全優質畜產品的品牌價值,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