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產養殖設備的不斷改善、升級,核心應用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技術必將顛覆傳統水產養殖模式,成為未來漁業發展的主流,開啟物聯網時代下新型水產養殖的新發展。
但是不得不看到的是,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物聯網產業化仍處于初級階段,它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行業標準不統一,技術、設備相對滯后,養殖戶科學管理技能有待提高等方面的現實問題。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屬于物聯網的水產養殖時代,正在一步步來臨。
傳統的水產養殖,池塘是否需要增氧,增加多少量,全憑經驗。每當傍晚螺絲開始爬上岸,因為光合作用的周期性,池塘溶解氧濃度逐漸降低。為了防患未然,不少養殖戶會把增氧泵打開,應對夜里突如其來的氣候變化??扇怂悴蝗缣焖?,就連經驗豐富的養殖戶都在這個事情上栽過跟頭。
幾十年前,我們的養殖戶喂魚還是靠手撒飼料,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另一方面也因為當時養殖面積比較小。隨著養殖面積的不斷擴大,養殖戶每天需要投喂的飼料量也開始成倍增多,勞動強度也相應增大。
而現在物聯網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慢慢普及,使得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物聯網監控設備會對水的溫度、環境有很高的要求。水環境的變化會影響到魚類的正常生長以及健康。
物聯網技術通過監控設備對水環境監控,提供準確的數據,保證漁業管理者得到有效準確的數據,了解水環境狀況。
在水產品運輸的過程中,為了水產品新鮮的運輸到消費者手中,漁業管理者也需要了解水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濕度、碰撞次數、光感度等大量的數據。
對于一些特殊的水產品,即使是輕微的變化也可能對水產品的質量產生嚴重的問題。而物聯網技術可以幫助漁業管理者及時了解準確數據。
未來,水產養殖對精準化養殖的要求越來越高,溫度、溶氧、pH、投料量等因素都會在設備的支持下得到精準的控制,行業也會從經驗養殖逐步轉變成數據化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