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龐大的需求,奠定了我們豬肉大國的基礎,但相信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國豬肉大多數仍依賴于進口,這些豬肉多是從美國、英國、加拿大、丹麥等國進口而來
近些年來,進口豬肉滿足了我國龐大的豬肉需求,但也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養殖業發展,像前段時間豬肉價格飆升,就是受到了非洲豬瘟的影響
而這種格局很快就會發生改變,因為我國欲修建全球最大的養豬場,徹底擺脫對外依賴,這種養豬場到底有什么黑科技呢?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下這座養豬場背后的故事
眾所周知,外國之所以能源源不斷的對外供應豬肉,一方面是因為國外豬肉需求低,另外則是因為工業化養豬,規?;芾?,在提升養殖效率的同時,還能降低養殖成本,因此才能大量對外出口豬肉
國外之所以能采用規?;B殖,得益于他們先進的管理模式,那么,這種模式我們能不能效仿呢?答案是可以的,但這種養殖模式離不開投資
今年2月份,我國最大的豬肉養殖基地——牧原集團,選址河南南陽,投資50億人民幣,買下2500畝土地,準備建造21棟6層高的豬舍,讓養豬行業“房地產化”
根據了解,這些為養豬而打造的豬舍,每棟預估出欄量高達10萬頭,21棟樓年產210萬頭,產值高達70億人民幣
樓房式豬舍的打造,將節省下大量土地資源,在原有的土地規模下,養殖量將增長3倍以上,而且,豬舍采用5G全覆蓋生產運營智能化,從喂食到糞污清理、保潔、控溫、控濕全部工作都將由機器人完成
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高尖端技術,全部應用到傳統的養豬行業,顛覆人們的養豬思維,曾幾何時,養豬排出的糞便讓無數養殖戶都感到頭疼
但在這家養豬場內,有著先進的化糞池,自動收集糞便儲蓄,轉化為天然氣供,最后整個養豬場使用,使其變廢為寶,解決糞便處理問題
在養豬場內,還引進了全球最高端的全鏈條屠宰加工設備,從生豬養殖到屠宰加工,做到不出場院閉環式生產,大大降低豬肉生產的物流成本,避免運輸環節的傳染風險
這家養豬場的打造是人們前所未聞的,放眼國外,也沒有如此先進完善的養豬場,而這家養豬場的打造,還可能幫助我們取代曾經的“養豬大國”——美國
在滿足自身龐大需求的同時,還能對外出口,他對我國的意義之重大,相當于航空母艦之國家,如果該項目嘗試成功,在未來的時間內,我國只要在全國各地同步開展300~350個類似的養殖單體,就能取代進口豬肉,滿足本國豬肉需求,同時,還能將國產豬肉出口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