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政策帶動,突出全產業鏈發展。省畜牧局局長張國華介紹,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是吉林省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打造萬億級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的必然要求,是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的重要途徑。吉林省在今年4月7日出臺了《吉林省做大做強肉牛產業十條政策措施》。“牛十條”政策出臺以來,廣大養殖加工企業發展肉牛產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千萬頭肉牛工程建設增勢強勁。創新推出“吉牧陽光貸”“吉牧e貸”“九牧寶”等新型金融產品26個,發放肉牛產業貸款45.89億元,其中開展肉?;铙w抵押貸款288筆10.77億元,走在全國前列。據畜牧行業統計,截至8月底,全省肉牛發展到491.1萬頭,其中出欄144.1萬頭,同比分別增長21.3%和24.7%。
《意見》突出肉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明確組建吉林省肉牛種業創新工程中心,打造全國優質肉牛種業生產供應基地;突出提高全產業鏈增值增效水平,明確支持肉牛養殖大村退戶入園和集中舍飼育肥,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著力抓好規模養殖和育肥體系建設;突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明確利用國家糧改飼項目,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構建秸稈粗飼料生產供應體系;突出強化政策保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強化金融精準服務,利用專項債發展肉牛產業,做好用地保障,壯大肉牛產業人才隊伍,強化科技支撐。
精準扶貧中小養殖戶,促進共同富裕。全省肉牛養殖主體30.5萬戶,其中養殖規模20頭以下中小養殖戶占比近90%,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是吉林省肉牛養殖的主力軍。為了創造條件讓農民能夠靠勤勞致富,在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針對中小養殖場戶,《意見》明確提出對建檔立卡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申請5萬元以內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養牛貸款,由各市縣在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中統籌安排貼息資金,按現有政策給予三年全額貼息補助。對有意愿養殖肉牛的農戶,金融機構給予5萬元以內三年全額貼息貸款。所需貼息資金,可按規定由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補助承擔,超出貼息政策的利息差額由省和市縣按8∶2比例分擔。
對養殖肉牛數量20頭以下、擴大再生產貸款100萬元以內的農戶,符合條件的可享受農擔貸款貼息支持,優先支持農戶發展基礎母牛繁育。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鼓勵基層畜牧獸醫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為中小養殖戶提供良種繁育、飼料營養、疫病檢測、診斷治療等實用科技服務。
財政政策支持,專項資金落實。發展肉牛產業是吉林省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財政部門表示要結合部門職能抓好貫徹落實。省財政廳副廳長王學志表示,對于種牛引進、動物防疫、糞污資源化利用等公益領域項目,主要采取財政直接補助或者事后獎補的方式給予支持。從國外引進的種公牛每頭補助1萬元,引進的基礎母牛每頭補助3000元。
對于養殖、屠宰、加工這些競爭性領域項目,省財政廳采取設立風險補償金、貼息、貸款擔保費補助、保險保費補助、政府專項債券等方式,通過市場化方式給予間接支持。對于利用小額信貸和創業貸款擔保的貸款,5萬元以下財政部門要提供三年以內的全額貼息,對于適度規模的從事肉牛產業的企業,通過設立風險補償金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同時,在設立風險補償金的基礎上,又采取貸款貼息、擔保費補助,解決融資貴的問題。對于規模比較大的肉牛養殖加工企業,采取股權基金跟投的方式給予支持。對于產業園區,特別是養殖園區的建設,主要利用政府專項債券進行園區包裝的方式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