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司負責人李夢楠介紹,肉牛養殖的周期是1年到14個月,利潤在2000元至3000元。他希望更多的養殖戶跟著公司一起養牛,共同致富。
近年來,介休市把畜牧業作為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突出品牌戰略、綠色引領。目前,全市現代畜牧業發展呈現出肉蛋奶產量快速提升、品種結構逐步優化、產業地位愈顯突出、規模養殖迅猛發展、安全監管成效逐步顯現的良好態勢。
眼下,牛羊戴“耳環”、雞鴨住“賓館”、豬牛吃“配餐”、豬睡“空調間”、雞下“標準蛋”等引人注目的新鮮事,已成為介休市現代畜牧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把畜牧業做成大產業,介休市把創名牌作為畜牧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大力實施品牌畜牧業發展戰略,重點推進綠健公司“晉享圓夢”牌雞蛋、東晟公司“綿泉”牌黑豬肉、眾生原公司“介子牛”、張蘭驢肉等品牌建設,并依托文水大象、平遙龍海等外地大型公司,引進先進生產理念和管理模式,發展適度規模養殖,依托綠健、帥達等本地龍頭企業,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通過企業自身滾動發展,帶動農戶,積極引進蛋品熟制加工、飼料加工、屠宰深加工等項目和資金,延伸產業鏈條,激活產業發展活力。
同時,介休市在謀求工業大發展的同時,積極引導二、三產業資本向農業領域進軍,鼓勵煤焦工商企業轉型發展,投資現代畜牧業,走出了一條“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村企互動式、城鄉一體化”的農業農村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龍頭帶動、基地建設、規模發展、合作經營的畜牧產業新體系,產生了“科技引領型、滾動發展型、合作組織型、循環經濟型、外向投資型、品牌建設型、園區集聚型、示范帶動型、轉型跨越型”等多種畜牧業發展模式。
在山西綠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監控畫面中,大小均勻的雞蛋正通過機器自動將裂縫蛋、沙殼蛋、畸形蛋等不合格蛋選出,再將合格的送往自動分級、清洗、烘干、封膜、噴碼、包裝等生產線,使每個雞蛋都有了獨一無二的“身份證”。這樣不僅達到了提高生產效率、把控產品品質的目的,也真正實現了從喂料、防疫、環境控制、雞蛋分裝到雞糞收集的全程電腦控制和自動化管理。
畜牧業,一頭連著生態環境,一頭連著產業結構,還涉及百姓的口袋和餐桌,為豐富百姓的“菜籃子”,介休市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從2020年開始,市政府每年拿出300余萬元,對規模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根據不同畜種和養殖規模予以獎勵和補貼,用于配套設施建設。同時,還完善了基層畜牧獸醫站所、獸醫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預警預報、疫情監測、安全監管能力和手段,實現了全市現代畜牧產業快速安全發展。
截至2020年底,介休市肉、蛋、奶總產量達到5.4萬噸,畜禽飼養量達到1050萬頭(只),畜牧業產值達到6.17億元,全市發展形成了綠健、帥達、綠興、綠興源、益豐等標準化規模養殖龍頭企業和養殖園區90余個,規模養殖占飼養量的比重達到80%以上。
“多年來,我們積極引導工商大戶和煤焦企業轉型發展畜牧養殖產業,注重品牌建設和提質增效,實現畜牧產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還加強對現有畜牧養殖企業的技術指導與服務,在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積極聯系省農大和省畜研所進行技術指導與服務,不斷增強全市養殖場戶的動物疫病防控的能力與水平,通過這些手段發展壯大他們的經濟效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為介休市的經濟發展貢獻畜牧力量。”介休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管理股股長武吉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