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范帶,是重慶市渝北區著力建設的鄉村振興示范帶。沿線自然資源豐富,是渝北區農業產業發展重點區域。洛磧鎮作為重慶市渝北區的東大門,是“古洛環線”的“終點”。過去幾年,在當地的引導下,洛磧鎮通過對口幫扶單位,發展起以養殖業為主的產業。
今年,隨著幫扶的深入,洛磧鎮的養殖產業邁向數字化發展階段。6月,在洛磧鎮一家林下土雞養殖場,一個“智慧林下養殖項目”正式落地,由對口幫扶企業馬上消費金融提供智慧養殖解決方案,為當地養殖戶帶來新技術。而其中正是數字化改造,解決了人工管理痛點。
“在開展智慧林下養殖項目工作前期,通過調研了解到,農戶在經營養雞場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實際困難,比如山地散養土雞,雞的活動范圍變廣,人工計數很費精力。”馬上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養雞行業的痛點在于生產管理,尤其是針對散養土雞而言,大部分工作都是靠人工完成。
針對目前散養土雞行業的一系列痛點,結合機器視覺,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馬上消費金融研發了智慧養雞大數據平臺,包括后臺管理系統、移動端小程序和數據展示大屏。據介紹,目前已實現的核心功能包括:AI自動體重監測、AI雞群數量監測、體溫疾病監測、雞舍環境監測、動物健康安全溯源、預警通知等功能,實現24小時全天候的養雞守護。
以AI自動體重監測為例,前期采用物理稱重傳感器+視覺攝像頭方案,攝像頭通過采集圖像數據,利用AI目標檢測、圖像語義分割、姿態分析等算法,實現自動體重計算;物理稱重傳感器主要是前期校正模型算法,提高模型精度;后續隨著數據不斷豐富、AI計重算法成熟后,可以去掉物理稱重傳感器,從而大幅降低硬件成本。
同樣的,在AI雞群數量監測方面,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雞舍,圖像數據傳送至云平臺,基于云平臺的AI多目標檢測模型,實時顯示雞群數量。采用AI技術自動進行雞群數量盤點,替代原有的人工盤點模式,能夠顯著提高雞群盤點效率,也避免了由于人為因素(疲勞、走神等)帶來的錯誤,實現雞群自動化精準管理。
此外,體溫疾病檢測、雞舍環境監測,通過布置傳感器,實時監測雞和雞舍內的溫度等,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并自動預警后告知養殖人員,提前采取預防措施。
安全溯源上,保證動物健康安全溯源,采用RFID傳感器,給每只雞配戴腳環,進行雞的身份識別;按照日齡或周齡可以溯源雞生長曲線;同時,通過采集雞的體溫、雞舍環境數據、體重數據等,建立每只雞的溯源檔案;此外腳環信息還包含雞產地、品種、來源、防疫狀態等信息,從而實現養雞場的健康溯源,提高生態健康養殖水平。
據了解,為了保證以上數據的安全,前期與大的養殖企業建立智慧養雞樣板房;多個養殖戶和渠道方均可以接入馬上智慧養殖平臺,運營管理員作為第三方進行安全數據管理,不同租戶數據隔離,同時運營人員也無權限查看養殖場數據,確保養殖戶生產數據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