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氣溫下降,養殖魚類進入了越冬期。這期間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魚病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冬季常見的魚病及防治方法。
1、豎鱗病
越冬時親鯉易發生此病,癥狀為體表粗糙,鱗片豎起似松球狀,鱗的基部水腫,稍壓有液體流出。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給池塘沖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5分鐘。
2、口絲蟲病
此病主要危害魚種,是由漂浮的口絲蟲侵入魚的鰓部及皮膚引起,當大量口絲蟲寄生于魚的皮膚時,就會形成一層藍灰色的粘液。防治方法:全池潑灑按5:2配比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每立方米水體用0.7克;另外用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30分鐘。
3、凍傷
當池塘水溫很低時,魚類就進入麻痹狀態,甚至會凍死。防治方法:做好防寒保溫,如搭建越冬大棚、加深池水等;另外在氣溫高時,適當投喂豆餅,菜籽餅等,增強魚的抗寒能力。
4、膚霉?。ㄓ址Q水霉?。?/span>
常因鱗片脫落、皮膚損傷感染水霉菌引起。當菌絲大量繁殖生長,呈現棉絮狀,灰白色,肉眼可見。防治方法:用3%食鹽溶液浸洗魚體15~20分鐘,可起到預防作用;發病后全池潑灑食鹽及小蘇打合劑(1:1的比例),每立方水體用量為2克,連續潑灑2~3天即可。
5、小瓜蟲病
由小瓜蟲寄生在魚的皮膚、鰓、鰭等處引起,肉眼可見病灶處有許多小白點,嚴重時皮膚上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病魚游動遲緩,漂浮水面;有時集群游動,魚身不斷與其它物體摩擦,不久成批死亡。防治方法:每畝水面用鮮辣椒250克、生姜100克煎水全池潑灑。
6、白云病
此病多發生在水溫15℃以下,病魚體表粘液分泌較多,頭部、鰭及體表形成一層白色漿膜,尾部鰭部較明顯。發病嚴重時可并發豎鱗病。病魚體質消瘦,食欲不振,頭常伸出水面,見人反應遲鈍。防治方法:每月可投喂抗生素藥餌2~3次;發病后,魚體用3%~5%的食鹽浸洗10~15分鐘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