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大早,致公黨中央派駐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雙堰社區的第一書記潘之源就忙著組織工作人員把烏骨雞屠宰包裝,寄往全國各地。
“這些訂單主要來自北京、南京、杭州等地,這兩天太忙了,我的手機上還有好幾筆訂單沒來得及處理呢!目前已經銷售了1000余只,平均賣到40元一斤,真是烏雞賣出了‘金雞’價。”潘之源說,村里養殖的烏骨雞價格之所以能夠比普通雞高出一倍,除了生態喂養賦予的價值外,還得益于我們的可視化智慧養殖系統,提升了雞的附加值。
智慧養殖,帶來新“雞”遇,更帶來大“錢”途。2020年,七星關區朱昌鎮借助致公黨中央幫扶機遇,從云南鹽津縣引進第一批1.2萬羽“鹽津烏骨雞”,在雙堰社區建立了占地200畝的養殖基地,由社區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養殖?! ?/p>
“養殖場是如何實現管理的?”記者問到時,只見潘之源打開管理平臺系統,輸入密碼,進入智慧養殖系統,屏幕上出現了雞舍溫度、濕度、通風等一目了然。輕點鼠標,攝像頭不僅可以360度變換視角,還能隨意放大和縮小畫面,從養殖園全景,到每羽烏骨雞活動,全都清清楚楚。

“在畢節市委統戰部、七星關區委統戰部的聯絡對接下,在致公黨中央的協調下,致公黨福建省委會黨員陳德暉為我們捐贈了8套‘智能化鑒溯雞舍’。由NFC腳環、智能化棲架、全食可信農產品定制系統、驗證系統、可信視覺跟蹤等模塊組成。”潘之源說,飼養員每天除了早晚投食,借助這套感應器通過手機系統即可監控對應雞的即時情況,據此進行遙控喂養,變身“云上農夫”。
NFC腳環就是烏骨雞的“身份證”,是終生不可無損拆卸功能的一次性溯源腳環,消費者只要打開手機的NFC功能,即可輕松“回放”對應雞一生的信息,保障生群態產品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
好技術還得配合好生態,才能養出生態好雞。記者發現,坐落于山谷中的養殖場,到處種滿了桃樹林,蔥郁的山間灌木,讓雞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和覓食場所。每茬雞在一個林區養殖1至2個月后,還要轉到其他林區,通過“轉場養殖”涵養生態。
“住桃花園、喝山泉水、吃中草藥,每只雞可全程追溯,你說價格怎會賣不上去?”說起養殖場的生態環境,潘之源滿臉驕傲。

“數字化”讓合作社嘗到甜頭。潘之源算了一筆賬,憑借著這套可視化智慧養殖系統,4個工人就能輕松管理200畝養殖基地,輕松當上了新型“數字農民”,管理上降低人工成本。同時,還能進行病情分析、雞種選育,實現優生優育,達到“降本增效”的根本目標。
育好黑鳳凰,致富更從容。為更好地帶動村民參與到養殖中來,合作社給50戶農戶提供雞苗,統一技術、銷售、保險,農戶解決后顧之憂。
“我們家養了130只,再過不久,就可以出欄了,合作社統一給我們收購,最近我光撿雞蛋都賣了不少錢。”雙堰社區村民鄧凱一邊給雞喂食一邊和記者說。
目前,朱昌鎮打造了以雙堰社區、宋伍社區、螺螄村為重點的養殖基地,烏骨雞存欄1.8萬羽,年出欄4.6萬羽,產值55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