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描繪了“建設數字中國”藍圖。觀察數字化改革先行省浙江,在東海之濱,強勁的“數字引擎”也正在變革海島縣域的未來。
舟山市定海區依海而生、向海而興。在數字化改革的驅動下,“智慧因子”不斷注入定??h域“三農”領域,多維度促進海島民眾走向共富路,描繪出海島發展新圖景。
“濕度和溫度等因素直接影響豬的成活率,一旦檢測到數據超出范圍,我們就會看到報警信息,并通知牧場里的獸醫和管理人員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據牧場現場工作人員黃元辛介紹,該牧場應用了豬舍智能環境控制系統,這套系統由通風系統、濕簾風機降溫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組成,并結合廢氣處理系統,實現對不同環境下的科學控制。
“我們封閉式精準輸送飼料,減少人工喂料,避免與外界接觸,有效控制污染源,這樣能更好保障生豬品質。”據牧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為豬舍量身定制了自動化氣動輸送系統、數字化稱重系統組成的智能喂料系統,“飼料配送車將飼料送到牧場外的集中供料塔,然后利用氣動輸送系統將飼料送到每個單元豬舍外的獨立分料塔。”
在數字賦能、科技助力的生豬養殖環境推動下,該牧場實現了生豬產業降本增效,目前牧場有能繁母豬2150頭,預計今年將出欄生豬5萬余頭,占定海區出欄生豬數的70%以上。
“運行一年多以來,已經實現了從實體經濟到數字化的轉型。”該負責人說,下一步牧場將繼續深化數字化養殖,爭取以后能在每頭小豬出生后賦上二維碼,市民可全程了解每頭豬全鏈條喂食量、喂水量等數字化監測情況。
依托自主開發的“遠洋云+”供應鏈服務平臺,將數據和數字化技術不斷滲透進遠洋漁業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貫通需求側與供給側,助力漁業數字化升級;通過“數字長白島”管理應用平臺建設,讓智慧養老、數字醫療等潤澤一方島民……放眼定海,數字化不僅暢通了產業轉型升級,也成為民眾實現美好生活的助推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