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5vvh"></form>

      <address id="p5vvh"></address>

        <form id="p5vvh"></form>
        <noframes id="p5vvh">

            <sub id="p5vvh"><address id="p5vvh"><listing id="p5vvh"></listing></address></sub><noframes id="p5vvh">

            <address id="p5vvh"><listing id="p5vvh"><nobr id="p5vvh"></nobr></listing></address><noframes id="p5vvh"><address id="p5vvh"><menuitem id="p5vvh"></menuitem></address>
            ?
            ?
            當前位置: 中國智慧養殖網 ? 資訊 ? 資訊 ? 企業熱點 ? 正文

            溫氏股份獲147家機構調研:公司目前正大力推進“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附調研問答)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中國智慧養殖網訊 發布日期:2021-11-02??來源:互聯網?
            核心提示:溫氏股份獲147家機構調研
                          11月1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1年10月29日接受147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一、公司三季度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公司于10月27日晚間披露了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

              財務方面,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約159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72億元。凈利潤中,豬業約虧損52億元,雞業約虧損6億元,其他業務總體平衡。同時,計提事項(含存貨跌價準備及股權激勵費用等)約16億元。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約61.67%,其中發行可轉債增加負債率約5%,未來實現轉股后將會相應下降;同時,公司從2021年年初開始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提高負債率約4%。

              實物產出方面,公司第三季度共分別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肉雞(含毛雞、鮮品和熟食)、肉鴨約429萬頭、3億只、1600萬只,肉雞中鮮品共銷售約4500萬只,熟食約440萬只。前三季度累計分別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肉雞(含毛雞、鮮品和熟食)、肉鴨約898萬頭、7.9億只、4300萬只,肉雞中鮮品共銷售約1.1億只,熟食約1100萬只。

              雖然公司第三季度賬面虧損較大,但其他方面沒有問題。經過近一年來的努力,公司取得了諸多階段性成績,部分指標實現了較為明顯的邊際改善。具體如下:

              (一)豬業生產全面恢復

              通過近兩年的努力,公司已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非方法,全面推廣云南養豬公司的成功經驗。公司圍繞提高有效產出,對標借鑒國內優秀防控經驗,持續開展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提升種豬質量及整治服務部管理體系等工作,總結、優化和固化防非模式,提升防控水平。目前各項核心生產指標穩步向好,產能穩步恢復,逐步趨于正常水平,具體表現為:

              1.種豬階段公司主動淘汰低效母豬,致力于打造高性能母豬群。截至季度末,公司高性能能繁母豬約110萬頭,后備母豬約40萬頭,公司還有100多萬頭可隨時作為后備母豬的小種豬,可滿足公司未來擴大生產的需求。種豬生產模式方面,公司二元雜交種豬生產模式逐步恢復,同時建立健全三系雜交配套種豬生產模式快速補充種豬,繁殖性能比二元雜交、二元回交更具有優勢,公司母豬恢復自主供給。

              種豬生產成績方面,配種分娩率、窩均健仔數逐月提升,產保死淘率和豬苗生產成本逐月下降,投苗量也隨之逐月提升。9月份母豬配種分娩率達81%,窩均健仔數提升至10.3頭,產保死淘率降至8%,已接近非瘟前水平。豬苗生產成本由今年初的650元/頭持續降至9月底的430元/頭左右,部分優秀的豬場單頭豬苗生產成本低于280元。公司9月份投苗量約160萬頭。除此之外,配種數、分娩健仔數、自產豬苗數等生產指標也逐月攀升。

              2.肉豬階段公司委托代養費、料肉比等指標持續下降,上市率和上市量指標持續提高。9月份委托代養費降至190-200元/頭,料肉比降至2.8。肉豬上市率回升趨勢明顯,9月份上市率提升至85%(大致對應6個月前投放仔豬的上市率)。肉豬生產較為穩定,上市量穩中有升。

              總體而言,公司養豬業務逐步恢復,生產出現明顯的反轉,且仍有提升的空間,與正常年份存在一定的差距,后續將繼續提高種豬質量,加強豬場和服務部的基礎管理,提高行業競爭力。

              (二)禽業生產成績優異且穩中有升

              1.四季度和明年預計有較好表現公司禽業一季度有較好盈利,二季度略虧,三季度7、8月份低迷,虧損較大,9月份重新恢復盈利,前三季度禽業總體仍有盈利。近期雞價有所回升,預計四季度禽業實現盈利可能性較大。同時,今年整個行業產能加速去化,預計明年供需關系得到繼續改善。

              2.生產成績達歷史最優,行業領先9月份肉雞上市率達94.9%,已經多月維持歷史最優水平。料肉比低于2.9,接近2018和2019年的水平,核心指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3.轉型升級、毛鮮聯動效果明顯公司第三季度共銷售肉雞鮮品約4500萬只,同比增長14%。公司大力推行毛鮮聯動,鮮銷比例進一步提升,由今年半年度的13%提升至第三季度近15%,第三季度部分月份超17%。公司肉雞屠宰業務發展穩定,現有肉雞單班屠宰產能約2.6億只/年,公司將持續增加生產適屠品種的規模。

              下階段,公司將聚焦于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做好生產經營管理,提升經營效果。

              (一)做實生產管理,確保大生產穩定公司專注于做好今冬明春的疾病防控工作,嚴抓冬季疫情疾病防控,確保大生產穩定。公司目前第一要務是確保冬季大生產穩定,這是整個生產經營下一步降低成本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基礎和核心。同時,強抓管理方案落實,公司要求各級干部每月要到現場工作,幫助下級解決實際問題。公司也下達了死命令,若今冬明春生產失控,造成嚴重損失的,事發單位總經理、經理就地免職。

              (二)調整發展節奏,注重發展質量近期豬價有所回升,但仍然偏低。為應對豬價可能持續低迷的情況,公司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公司現有豬場竣工產能約4600萬頭(即目前公司的種豬場滿負荷狀態時,能繁母豬按正常生產性能可產出的商品豬苗量為4600萬頭),暫不需要大規模資本開支。公司比同行早約半年控制產能建設,調整建設規劃和節奏,現階段不開設新項目,在建項目能停則停、能緩則緩,盡量保存實力。目前公司主要工作為盡快達產,利用好現有產能,減少資金流出。行業低谷期,公司將把控好發展節奏,今明兩年的出欄目標(今年1100-1200萬頭,明年1800-2000萬頭)不受建設進度影響,公司現有產能可滿足今明兩年的發展需要。

              (三)確保資金安全,強化資金管理近一年來,公司非常注重資金管理和資金安全,目前資金充足。公司資金管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儲備:

              1.公司4月份發行了92.97億可轉債;

              2.公司比同行早約半年控制資本開支、活化資產,及時處置部分閑置資產收攏資金;

              3.公司庫存現金充裕。截至9月底,庫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等超120億元,可以有效把控正常的生產經營節奏;

              4.公司已籌備較多資金,其中長期融資居多,確保安全過冬;

              5.公司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包含銀行貸款、中票、短融等及金單、承貼通、銀行承兌匯票等供應鏈金融融資工具。公司已申請尚未使用的各類融資工具種類和額度較多;

              6.公司還有幾十億可隨時變現的財務性投資項目;

              根據公司資金壓力測試,公司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順利度過本輪豬周期底部。

              (四)全面落實降本增效

              1.原料成本方面強化與大型企業戰略集中采購,鎖定中遠期合同。同時,加快辦理進口資質,大量使用國外優勢原料。招標方面,推行線上招標,降低原料采購價格,提高采購效率。

              除此之外,公司及時優化調整營養配方,積極采用優勢原料,如稻混物、小麥、碎米、面粉等原料,控制飼料成本,營養配方優勢明顯。其中1-9月豬料方案為能量類玉米約占14%,其他為小麥、高梁及稻混物等,蛋白類豆粕約占5%,其他為雜粕等;而2019年豬料方案中玉米約占60%-70%,豆粕約占13%-15%。

              2.嚴控管理費用公司大力推行降本增效,三季度管理費用得到有效控制。除財務和股權激勵外的經營費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努力實現年初定下的“全年費用不增加”目標。

              其中,職工薪酬、辦公及日用品、差旅、接待、活動慶典、公車費等可控費用同比下降非常明顯。同時,公司分級分類制訂降本增效方案,深挖降本增效潛力;進行組織優化、人員優化和降薪,撤并冗余單位,分流富余人員,按不同比例調降干部及職能人員薪資,降低人力和營運成本。

              公司認為,行情低迷更有利于公司做好做實做細管理工作,固本強基,以便在下一波行情到來時有更好的效益。

              3.持續降低養殖成本(1)肉雞成本及目標禽業可控養殖成本持續降低,成本控制較為理想。2021年第三季度肉雞養殖完全成本約6.6元/斤,剔除飼料原料上漲因素提高的0.7元/斤,整體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4元/斤。

              (2)肉豬成本及目標養殖成本逐月下降,第三季度綜合(含自繁苗和外購苗)養殖完全成本約11元/斤。9月份自繁苗育肥豬降至約9.5元/斤。公司比較優秀的云南養豬公司9月份約7.8元/斤。公司現階段豬苗生產成本大幅下降,預計年底完全成本降至8.7元/斤左右,逐步回歸正常,為明年整體降至7.8元/斤以下打好基礎。

              (五)嚴治企,練內功,激活力在內部管理方面,公司從激勵、考核和監察等機制制度方面下手,激發企業活力。

              1.善用激勵機制,落實考核目標強化目標管理和結果導向,并采用專項獎勵、一場一策等激勵手段,同時利用股權激勵等資本工具,落實考核目標,激發干部員工動力。

              2.強化內壓考核,優勝劣汰實行各層級干部考核機制和末位淘汰制,采用競聘和選聘相結合的方式選拔人才,并建立健全“紅黃綠燈”預警和“紅黃牌”評價機制,持續優化組織和人員。

              3.加大監察力度,有效監督和震懾加大干部及關鍵崗位管理監督,提升隊伍正氣。同時,實施審計巡查制度,并加強工程建設等專項審計和財務核查,實行銷售及資產安全舉報獎罰制度,查找內控漏洞,完善管理制度。

              今年以來,公司采取較為剛性的制度,如發現貪污腐敗或工作擔當投入不夠導致失職等現象,對責任人員及時進行處理,處理力度也較以往更加嚴格。公司全體干部員工的擔當及正氣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人浮于事現象明顯減少。

              總體來說,通過近兩年的固本強基工作,公司已實現生產反轉,步入正常發展軌道。養豬業務,生產體系和成績已恢復至非瘟前水平。養禽業務,競爭優勢愈發明顯,轉型升級成效越來越好。當前行業普遍虧損較大,公司利用機會做實做細基礎工作,反而會是溫氏的最大機遇,公司業績實現反轉未來可期。

              二、Q&A(一)養豬方面

              問:請問未來行業競爭會是模式之爭嗎?

              答:每種模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模式之爭實際上是個偽命題。我們認為,未來的競爭不是模式之爭,更多的是管理之爭,重在做實做細各項管理工作,重在一貫堅持。

              就非洲豬瘟疫情防控而言,一般來講,相對分散的模式,有利于疾病防疫、分散風險,是非常好的天然防疫手段。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前,公司養豬業務用藥量處于行業較低水平,就是相對分散有利于疫病防控最好的證明。

              公司種豬場為自繁自養,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種豬場和農戶育肥端死淘率差異不大。

              公司發展養豬業務較早,合作農戶許多豬場硬件設施相對老舊,在非洲豬瘟疫情背景下,防疫難度相對較大。過去一年,合作農戶已按照公司要求對老舊豬場進行升級改造,配套相關硬件,提高防控能力,現階段農戶端防控水平大幅提升,這也證明了“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仍然可以有效防控。

              同時,公司目前已大力推進“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設備設施配套齊全,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較高,便于集中管理,防控能力大大增強,效率有較大提升。

              公司的區域管理公司——云南養豬公司也是采取“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但堅持做精做細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效果非常好,也證明“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可以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疫情。

              問:請問公司未來“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和“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規模比例大概為多少?

              答:根據國家環保、產業發展等政策導向,公司目前新增產能基本均采用“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預計五五規劃結束即2024年,“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和“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兩種模式產能將各占50%左右。

              問:請問公司采用了“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方式,在成本歸集上與“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有何差異?

              答:相比于“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折舊及攤銷費用增加,養戶飼養費降低。

              問:請介紹公司“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下的育肥管理防疫體系是怎樣的,防疫效果如何?

              答:首先,“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為相對分散的模式,有利于疾病防控、分散風險,是非常好的天然防疫手段。過去一兩年,公司豬業合作農戶(或家庭農場)按照公司統一標準和要求,主要靠“雙六”的“硬件+軟件”措施進行管理,改造升級農戶的防疫硬件和設施,防疫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六大硬件配套:料塔(實現場外打料)、進場消毒間(三段式沖涼房和物資消毒間)、有效圍蔽、防蚊網、豬舍更衣室、視頻監控;

              落實六大禁令:嚴禁人員隨意進出,實行審批制度;嚴禁人員進豬場生活區不按要求洗澡更衣換鞋;嚴禁自帶豬肉及肉制品入場;嚴禁物資不按要求消毒入場;

              嚴禁車輛進入;嚴禁小動物不圈養。

              目前農戶(或家庭農場)育肥層面防疫效果可以得到較好保證。

              問:請問公司未來發展是否會遇到飼養能力的制約?如是,公司將如何解決?

              答:公司現有有效飼養能力(含合作農戶、家庭農場及現代養殖小區等)約2600萬頭,可以滿足今明兩年的發展需要。未來公司擴大規模時,可能會受到飼養能力的制約。

              公司主要通過以下方式解決飼養能力制約問題:對于部分流失的、已有豬舍且達到公司養殖標準的合作農戶,公司秉承人性化的態度,堅持“共同富裕”的理念,重新評估其豬舍等標準,如達到公司要求,可以重新簽訂合作協議。公司也會適當開發一些新的農戶與公司合作。公司未來新增飼養能力主要依靠“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的經營模式,公司將充分利用部分地區政府的扶貧產業基金,建設養殖小區,提高飼養能力。同時,公司也會嘗試利用部分閑置的豬場,進行肉豬育肥。

              問:目前豬價較低導致行業部分產能被動退出,請問公司是否有考慮收購部分豬場?

              答:目前沒有考慮。公司現有豬場可以滿足今明兩年的發展,現階段產能利用率不足。公司暫時沒有必要去收購其他被動淘汰的產能,現階段主要致力于達產,利用好現有產能。

              問:請介紹下公司的育種體系?

              答:公司擁有完整的育種體系,豬場從上到下分為原種場(核心場)、純繁場、擴繁場、商品場和育肥場等五級豬場。原種場(核心場)主要為曾祖代母豬,用于選育提高,這是真正育種的環節,有利于原種場(核心場)純種豬質量的提升;純繁場為從原種場(核心場)中選出的部分曾祖代母豬,用于純種制種和擴群,國內商業育種公司基本上從此環節開始;擴繁場主要為祖代母豬,生產二元雜交母豬,即為大家常說的能繁或后備母豬;商品場即為父母代母豬,生產商品豬苗;育肥場(或家庭農場)則將商品豬苗育肥成商品肉豬。

              問:請問公司“三系雜交配套種豬生產模式”與“二元回交種豬生產模式”有何區別?

              答:公司研究三系雜交配套種豬生產模式已有10余年的時間,通過多年的研究、選育和配套篩選,形成長白2*[長白1*大白1]的三系雜交配套種豬生產模式,這種模式行業較難復制,主要是因為培育更多品系的長白豬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和大量資金,同時對技術要求較高。從理論上來講,與之前二元雜交種豬生產模式相比,三系雜交具有更好的雜交優勢和配套效果,其種豬繁殖性能更高,平均一窩可以多生0.5-1頭,能夠低成本快速生產大量雜交種母豬。因此三系雜交在繁殖性能方面,好于二元雜交和二元回交方式。公司目前母豬群體中,二元雜交母豬和三系雜交母豬均為核心種豬。未來,在公司的雜交種豬生產體系中,仍將以“三系雜交配套”作為重要的雜交種豬生產模式。

              問:請問公司現階段所有能繁母豬和自產能繁母豬的存欄均值分別為多少?

              答:公司能繁母豬存欄均值逐步下降,主要是因為前期外購部分高價母豬存欄值隨著每胎生產折舊后逐步下降,同時外購母豬比例逐步降低,公司更新的自產母豬存欄均值較低。目前所有能繁母豬的存欄均值約5200-5400元/頭,其中自產部分約3100-3500元/頭,自產和外購的能繁母豬存欄均值存在一定差異。

              問:請問公司目前配種分娩率較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答:公司目前母豬配種分娩率約81%,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前約91%,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指標較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公司主動淘汰低效母豬,致力于打造高性能母豬群,但健康度和母豬質量相比于非瘟前,還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其次,現階段非洲豬瘟疫情仍有影響。提升配種分娩率并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時間去持續優化母豬群體,進而提高生產性能。

              問:公司提到料肉比約2.8,相比非瘟前有所提升,請問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料肉比提升主要是因為肉豬上市率與非瘟前水平尚有一定差距。死亡的肉豬所吃的飼料由活豬進行分攤。隨著上市率的提高,料肉比會快速下降。

              問:請問公司第三季度斤豬藥物成本約為多少?下降空間如何?

              答:藥物成本在肉豬養殖過程中占比較小,第三季度平均藥物成本約0.19元/斤,非洲豬瘟前約0.15元/斤,下降空間較小。

              問:請問公司生豬屠宰產能現狀及未來布局規劃?

              答:公司2018年開始布局生豬屠宰業務,主要定位為“自我經營、自我發展”,在特殊時期為養殖主業配套。公司現有生豬屠宰產能約150萬頭,后續將穩步推進屠宰產能投入,預計今明兩年擬新增竣工產能約400萬頭。同時,為提高生豬屠宰產能,公司近期變更了部分可轉債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增加兩個生豬屠宰項目,涉及屠宰產能達200萬頭。公司未來規劃為“82”比例,即80%以毛豬形態銷售,20%為屠宰后鮮品形態銷售。

              公司積極拓展生豬屠宰銷售渠道,目前主要是發展B端客戶,包括大型農貿批發商、商超、食品加工企業、餐飲企業、新零售企業等。未來,公司會按照既定規劃,持續推進生豬屠宰加工業務的布局和發展。

              問:請介紹下公司的克隆豬情況?

              答:早在2008年,公司和華南農業大學作為主要研發單位,獲得廣東首例克隆豬,成為我國最早掌握體細胞克隆技術的省份之一。種豬克隆作為公司高新技術轉化應用的典型案例,一直應用于特級種豬的生產,生產應用證明克隆豬能夠提高種豬性能和均一度,提高商品豬經濟效益。

              克隆豬的生產過程是,提取最優秀種豬的細胞,體外培養生產胚胎,通過代孕母豬產出與最優秀種豬遺傳物質相同的后代,是一種無性繁殖技術,公司現已具備年出生50頭以上頂級種公豬的生產能力,主要為解決整個種群的質量提升問題,而非解決數量問題。受克隆成本影響,一般只針對高價值的個體進行克隆,如頂級公豬,以擴大最優秀基因的覆蓋面。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快速增加優秀公豬的數量,確保品系血緣數量,也可生產抗病豬進行相關研究,為公司疾病防控帶來新思路。

              (二)財務方面

              問:公司三季度虧損較大,但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正,請問是什么原因呢?

              答:周期下行期間,現金流為王。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在虧損較大的情況下,仍保持正向,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5月份暫停了外購豬苗,前期外購豬苗當期出欄影響了本季度盈利情況,但并不影響本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2)計提事項(含存貨跌價準備及股權激勵費用等)約16億元,這部分并不實際產生現金流出,但是影響賬面利潤;

              (3)折舊與攤銷并不影響當期現金流,第三季度約15億元;

              (4)公司加大低效生產性生物資產淘汰,虧損約15億元。生產性生物資產成本前期支付,并不影響當期實際現金流出,但虧損影響當期賬面利潤;

              (5)公司加大使用供應鏈金融融資工具,減少當期現金支出,整體約影響40多億元。

              因此,盡管公司第三季度賬面虧損較大,但經營性現金流實際為正數,公司現金流管控效果顯著。

              問:請問公司股權激勵費用如何計提?第三季度大概計提多少?

              答:公司每個季度測試并計提股權激勵費用。今年第三季度共計提約1.7億元。

              問:請問公司所述“資本開支”是否和財務報表之現金流量表中“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項目含義相同?

              答:行業中所述“資本開支”一般指固定資產開支,與現金流量表中“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項目有較大差別。

              財務報表項目中其他長期資產主要包括種雞、種豬、種鴨、種鴿、奶牛等生產性生物資產。

              (三)管理方面

              問:關注到公司在部分地區進行二級管理組織優化試點,請問公司是如何考慮的?未來組織管理架構上是否還會進行相應調整?

              答:組織架構上,公司原先為集團總部、事業部、區域公司、一體化公司、種場的5級管理架構。在5級管理架構中,利潤核心為第4級的一體化公司,前3級均為管理型單位。

              為適應當前及下階段形勢,公司一直在做組織架構調整,持續探索新的組織管理機制,推動組織優化,實行扁平化管理,集中資源優勢,提升經營成效和行業競爭力。

              公司近期選取5個養豬區域公司作為組織優化試點,通過減少管理層級、實現專業線管理,明確專業線職責,突出三級公司經營責任主體,促進效率更高、專業性更強,并在試點中不斷優化完善。相關試點工作開始探索時間不長,公司內部仍在分析和討論組織架構調整的有效性和必要性?,F階段,公司主要聚焦于今冬明春的大生產穩定,暫時不再調整三級組織架構,根據試點的效果,待明年夏秋生產持續穩定后,再行考慮。

              問:請問公司是否已經規劃明年的資本開支?

              答:現階段豬價低迷,公司尚未考慮明年的資本開支計劃。目前主要為先用好可轉債募集資金。

              (四)其他方面

              問:站在當前時點上,請問公司相比同行企業的優勢和劣勢?

              答:盡管近期豬價略有回升,但目前行業情況仍不容樂觀。公司充分審視公司優勢和劣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優勢第一,產業優勢公司主業基礎較好,同時配套及相關產業較多,其中養禽、投資、動保、乳業、農牧機械等業務發展較好,全年貢獻較好利潤,可以較好對沖養豬業風險,貢獻較為穩定的現金流入。

              第二,經驗優勢豬周期是非常殘酷的。公司在行業中發展時間較長,有應對多輪行業周期的豐富實戰經驗,這是很多近年才進入養豬行的企業沒有的優勢。公司比同行企業早約半年有意識控制資本開支,便是公司經驗優勢的一個體現。

              第三,資金優勢盡管公司三季度經營情況不理想,但公司資金比較充足,相對安全,且融資渠道多,負債率也處于安全水平,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在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近期公司仍一直與銀行等充分溝通,相關融資方對公司支持力度較大,對公司發展充分信任。

              第四,文化優勢在周期下行期,公司利益相關方充分認可溫氏“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的企業文化,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支持公司的穩定和發展。

              第五,供應鏈優勢公司集中采購優勢明顯,議價能力強。同時,公司積極拓展供應鏈金融融資工具,部分企業甚至希望能借此在周期底部加入到公司供應鏈的隊伍中來。

              第六,技術優勢公司畜禽育種、疾病防控、飼料營養、環保技術及互聯網等技術完整,基礎功扎實,技術積淀深厚。

              (2)劣勢近幾年公司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較大。但公司通過努力,現已經受住了考驗,生產出現反轉。在管理上,公司通過各種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和非瘟前相比,公司仍有繼續努力的空間,公司也會進一步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讓每一個管理單元更加投入到管理轄區的工作,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

              整體而言,面對豬周期低谷期,公司正按照既定規劃按部就班生產經營,不會受到太大干擾,公司有充分的信心順利穿越周期底部。

              問:關注到公司京東自營旗艦店現有400萬以上粉絲,表現亮眼,請問公司旗艦店是否由自己運營?

              答:近年來公司正在從傳統農牧養殖企業向食品企業轉型,2017年公司提出“掌控渠道,直配終端”戰略,而蓬勃發展的生鮮電商正是重要的渠道抓手,尤其是京東及天貓旗艦店。發展之初,基于優化資源配置的考慮,公司選擇第三方代運營的模式開展京東及天貓旗艦店的業務經營,對方在線上店鋪運營、市場推廣、產品轉化、深度分銷、供應鏈搭建、終端管理和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等諸多方面更為專業,讓更專業的人做更專業的事情。公司參與對方經營的重大決策,其銷售的產品主要由公司提供和選擇。公司電商旗艦店歸屬權和品牌均歸屬于公司,運營商繳納品牌保證金,擁有旗艦店的運營權。這種模式適合公司目前的發展階段。與專業運營機構合作后,雙方互利共贏。公司電商渠道發展迅速,體量迅速擴大,服務更加專業,有利于公司快速打通原料到C端產品渠道,獲得更多品牌露出,吸引更多B端客戶,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占有率。近年來,公司在電商平臺的投入逐年增長,這與公司電商業務增長相匹配,公司開展了一系列電商品牌推廣活動,如與京東生鮮平臺組織“溫氏食品*京東生鮮非嘗大牌日”活動、在天貓平臺開展系列直播營銷活動,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溫氏食品榮獲2021年“京東十佳農產品品牌”獎項;

              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肉雞、肉豬的養殖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商品肉雞和商品肉豬,其他產品為肉鴨、原奶及其乳制品、雞蛋、肉鴿、肉鵝、生鮮肉及其加工肉制品、農牧設備和獸藥等。公司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緊緊圍繞雞豬主產業,堅持創新,不斷積累,在競爭和發展中構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步步奠定了公司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參與單位類別 參與人員姓名
            國泰基金 基金公司 金燁
            東方阿爾法基金 基金公司 孫振波
            中信保誠基金 基金公司 林麗
            中庚基金 基金公司 劉永
            中歐基金 基金公司 劉偉偉、胡萬程
            中?;?/td> 基金公司 章俊
            西部利得基金 基金公司 溫震宇
            中融基金 基金公司 陳方園
            中郵基金 基金公司 任慧峰、綦征
            中金基金 基金公司 方榕佳
            鵬華基金 基金公司 謝添元
            交銀施羅德基金 基金公司 臧健
            信達澳銀基金 基金公司 張劍滔
            興業基金 基金公司 莫華寅、闞磊
            前海開源基金 基金公司 田維
            海富通基金 基金公司 張炳煒
            華夏基金 基金公司 劉睿聰、卞方興
            華泰柏瑞 基金公司 劉芷冰、姚晨飛
            南方基金 基金公司 孫魯閩、麥駿杰
            匯安基金 基金公司 仇秉則、徐揚彪、楊坤河、黃濟寬
            匯豐晉信基金 基金公司 黃立華
            嘉實基金 基金公司 朱悅
            國壽安?;?/td> 基金公司 張帆
            國投瑞銀 基金公司 ???、湯海波、王鵬
            招商基金 基金公司 孫恒業
            圓信永豐基金 基金公司 胡春霞
            大成基金 基金公司 李燕寧、齊煒中
            天弘基金 基金公司 陶金
            天治基金 基金公司 王倩蓉
            永贏基金 基金公司 陸凱琳
            太平基金 基金公司 張翼翔
            安信基金 基金公司 黃燕
            景順長城 基金公司 唐翌
            寶盈基金 基金公司 吉翔、楊思亮
            富國基金 基金公司 余馳、張慕禹、李淼、楊勇勝
            工銀瑞信 基金公司 林夢
            廣發基金 基金公司 王伯銘
            易方達基金 基金公司 于博
            弘毅遠方基金 基金公司 戴家偉
            上投摩根基金 基金公司 常虹、王嵩
            銀河基金 基金公司 施文琪
            銀華基金 基金公司 侯瑞、張靖、曹瑞、陳皓原、黎歡
            東吳基金 基金公司 趙偉
            開源證券 證券公司 馮矜男、李怡然、王潔、陳雪麗
            興業證券 證券公司 曹心蕊、魏振祿
            長江證券 證券公司 姚雪梅、高一岑
            海通證券 證券公司 陳陽
            天風證券 證券公司 陳瀟、陳煉
            上海證券 證券公司 劉寧
            招商證券 證券公司 熊承慧
            東興證券 證券公司 孟林、程詩月
            華創證券 證券公司 張皓月、陳鵬
            東吳證券 證券公司 劉博
            東方證券 證券公司 李威、樊嘉敏、王樹娟
            國泰君安 證券公司 李曉淵、沈嘉妍、王艷君
            東海證券資管 證券公司 萬靜
            華安證券 證券公司 萬定宇、王鶯
            中信證券 證券公司 彭家樂
            中信證券自營 證券公司 黃俊豪
            中信證券資管 證券公司 魏喆
            財富證券 證券公司 楊甫
            西部證券 證券公司 馮先濤
            廣發證券 證券公司 周舒玥、武學姝、錢浩
            浙商證券 證券公司 李博華
            中泰證券 證券公司 嚴瑾、王佳博
            中泰證券自營 證券公司 韓麗萍
            華西證券 證券公司 周莎、施騰
            國海證券 證券公司 王思言、趙琳
            長江證券資管 證券公司 楊杰
            國聯證券 證券公司 陳安宇
            國都證券 證券公司 王義
            中銀國際 證券公司 張燕
            西南證券 證券公司 劉佳宜
            匯豐前海證券 證券公司 李佳豐、沙弋惠
            安信資管 證券公司 朱文杰
            申萬宏源 證券公司 盛瀚、趙金厚
            國信證券 證券公司 李瑞楠、魯家瑞
            瑞銀證券 證券公司 江娜、許丹寧
            湘財證券 證券公司 朱承亮
            國元證券 證券公司 范圣哲
            泓澄投資 陽光私募機構 厲成旭
            丹羿投資 陽光私募機構 薛俊
            雙安資產 陽光私募機構 胡楊
            明達資產 陽光私募機構 肖鐸
            朱雀基金 陽光私募機構 劉叢叢
            歌斐資產 陽光私募機構 鳳來儀
            永安國富 陽光私募機構 葉斌
            永安期貨 陽光私募機構 童誠婧
            玄元投資 陽光私募機構 楊夏、賀佳瑤
            裕晉投資 陽光私募機構 陳鑫
            重陽投資 陽光私募機構 王曉華
            高毅資產 陽光私募機構 胡楨睿
            英大資產 保險公司 徐文浩
            泰康資管 保險公司 盧凱、趙粲鈺
            安邦資產 保險公司 錢怡
            中國人壽資管 保險公司 秦夏
            中國人壽養老保險 保險公司 胡仲藜
            昆侖健康保險 保險公司 張顏、黃紫薇
            生命保險資管 保險公司 劉麗
            長江養老 保險公司 李澤
            前海人壽資管 保險公司 馮新月
            泰康人壽保險 保險公司 劉霽
            新華資產 保險公司 楊思思
            英大保險 保險公司 張立晨
            摩根大通 海外機構 Addison Dai、Linda Cong
            NN Investment Partners 海外機構 Steve Kong
            渣打銀行 海外機構 Don Yew
            PV Capital (HK) Limited 海外機構 李涵
            浦東發展銀行 其他 陳金盛
            前海珞珈方圓資管 其他 賴欣
            潤暉投資 其他 李勇
            元大投資 其他 蘇冠力
            萬聯證券資管 其他 陳曉彬
            玄卜投資 其他 庾美玲
            信達資本 其他 張益愷
            交銀理財 其他 潘振亞
            ??べY管 其他 丁晨霞
            紅華資本 其他 胡棟梁
            聚鳴資產 其他 史書
            若川資管 -- 龔海剛
            中銀國際證券資管 其他 陸莎莎
            中融信托 其他 趙曉媛
            賽亞資管 -- 甘仕斌
            越秀集團 其他 李瑤
            德毅資產 其他 陳升
            德遠投資 其他 李志
            建信信托 其他 余雷
            廣匯緣資管 其他 曹海珍
            招銀理財 其他 陳榮榮
            新同方投資 其他 徐洲
            昆侖保險資管 -- 周志鵬
            方圓金融集團 -- 張智斌
            易安財險 其他 程躍
            廣發資管 其他 張藍心、諸明、高峰
            本利達資管 -- 吳艷、李旎
            金恩投資 其他 林仁興
            杭銀理財 其他 徐廷瑋
            上海證券通 其他 王龍
            正享投資 其他 鄭慧
            民生銀行 其他 王思佳、肖卉
            上海國際信托 其他 劉白
            天盈資本 -- 彭宇輝
            善道投資 其他 張磊
            啟昇資本 其他 乾玄、姚雯琦
            同威投資 其他 裘伯元
            Goldman Sachs Asia LLC -- Christina Qin、Ortis Fan、Trina Chen
            華泰證券資管 其他 秦瑞、謝龍

             

            ?
            關鍵詞: 企業 養殖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Av站免费观看

                <form id="p5vvh"></form>

                <address id="p5vvh"></address>

                  <form id="p5vvh"></form>
                  <noframes id="p5vvh">

                      <sub id="p5vvh"><address id="p5vvh"><listing id="p5vvh"></listing></address></sub><noframes id="p5vvh">

                      <address id="p5vvh"><listing id="p5vvh"><nobr id="p5vvh"></nobr></listing></address><noframes id="p5vvh"><address id="p5vvh"><menuitem id="p5vvh"></menuitem></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