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象中螃蟹養殖不是在海里就是在池塘里,鳳門村的螃蟹卻住上了“高檔公寓”。這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這是當地正在運行的一個室內工廠化養蟹項目。據了解,該養殖基地有2個工廠化養殖車間,每個車間占地1000平方米,共有5.2萬套“公寓”,今年4月投產以來,已有1.2萬個“住戶”入住。
“傳統灘涂養蟹養殖面積大,大約1.5平方米養一只,可實際存活率僅為5%至10%。工廠化養蟹的養殖周期雖然長了一些,但存活率高達80%。”工廠技術人員王致灼說,螃蟹生長過程經歷多次脫殼,每次脫殼時,硬殼螃蟹都會吃掉軟殼螃蟹,殘殺率高,況且每年都有可能遭遇臺風,牙城七都蟳(鋸緣青蟹)養殖產業一度遭遇瓶頸。
2016年,當地村民劉生財觀看新聞報道時,意外發現“一盒一蟹”的養殖方式。隨即,他前往山東省青島市進行考察,并向廈門大學教授咨詢相關養蟹知識。2020年8月,劉生財在鳳門村成立七都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試行室內工廠化養蟹項目。
經過試驗,他們將“房間”的規格擴大,再在其中安裝了一套完整的排污系統。此外,升級后的箱子蓄水池、沉淀池、水泵等設施一應俱全,海水經過多次沉淀、過濾后才能進入其中參與水循環。
“我們采用活水養蟹,最大程度地模擬自然生態環境。在水循環過程中,鹽堿度檢測要進行4次,一旦不合格就換水,這樣可以防止螃蟹生病。”劉生財介紹,目前室內工廠化養蟹項目已投入600多萬元。
“硬件”配套升級,“軟件”服務有方。工廠技術員此前大多從事傳統養蟹行業,劉生財定期為他們開班授課,傳授工廠化養殖相關知識。
如今,養殖基地里的青蟹個頭大、品相好,肉質鮮嫩又甘甜。“目前已經有一批青蟹上市,市場反響還不錯。”劉生財笑道。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改進養殖技術,擴大養殖規模,力爭把室內工廠化養蟹項目在全鎮乃至全縣推廣。”提及未來,劉生財信心滿滿。